热点在线丨“可有可无”消费的衰退:人们不为便利花钱,公司进退两难
来源:出色WSJ中文版     时间:2023-02-25 14:58:20
插画:LAURA LIEDO

过去十年,一大批企业,尤其是初创公司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活便利,前不久的新冠疫情更是进一步增加了我们在 这些服 务 上的支出。

迄今为止,科技行业经历了持续时间最长的繁荣期,投资者也乐于补贴初创公司们的亏损(这本质上就是在为我们消费它们的产品提供补贴),相信它们的估值会变得极高。

而现在,这些就要结束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眼下,消费者开始削减他们在大多数方面的支出。关于 这点,我们从一些公司的收入上也可略见一斑。 这些公司提供奢侈享受和便利服务,属于所谓“可有可无的经济领域”。 我们许多人过去几年已经习惯了这些商品和服务,包括迅速的外卖和快递、二手车自动售卖机、个性化时尚服务和网络健身教练。 高科技是这些初创公司得以发展的一大原因。 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这些投资者会把它们看做有潜力实现高利润和高增长的科技公司,用典型科技公司的市盈率来衡量它们的估值。

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教授、《创业公司为什么会失败》(Why Startups Fail)的作者托马斯·艾森曼(Thomas Eisenmann)指出,现在投资者明显看到,许多此类公司固定成本很高,所属行业利润率相对较低,它们并不会实现像科技公司那样的增长和利润。

虽然近来许多公司的收入和估值都在下滑,但这些“可有可无”经济领域的公司的困境尤为有说服力地表明,并非所有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都能长期保留下来。

《创业公司为什么会失败》

(Why Startups Fail)

2020 年,雀巢(Nestlé)斥资 9.5 亿美元收购了家庭送餐服务公司 Freshly。Freshly 曾表示,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公司每周都会向美国人提供超过 100 万份餐食。然而,雀巢在今年 1 月关停了 Freshly 的家庭送餐服务,理由是消费者需求发生了变化。对此,雀巢未回复置评请求。

半成品预制菜初创公司 Blue Apron 则收入下跌,估值也暴降。由于股价徘徊在 1 美元以下,Blue Apron 目前面临着从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退市的风险。 对此, Blue Apron 未回复置评请求。

半成品预制菜公司 HelloFresh 的生产线。

半成品 预制 菜领域的头部公司、总部位于柏林的 HelloFresh 表现较好。HelloFresh 发言人表示,新冠疫情期间需求激增,预计公司收入将继续保持至少 25% 的年同比增长。不过 HelloFresh 也指出,由于食材成本和市场营销成本上涨,公司的利润有所减少,但同时公司还要尽力挽留那些正在重新考虑家庭预算的客户。

供应链咨询公司 Blue Yonder 的生鲜杂货和便利服务策略师本·温库普(Ben Wynkoop)表示,许多处境艰难的半成品 预制 菜初创公司都是科技公司,它们以为自己能够胜任生鲜杂货行业,但没有意识到这个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更好的软件。供应链中断和原材料成本波动等挑战对这些初创公司的伤害比对经验丰富的公司更大,毕竟后者以前经历过此类动荡。

所谓的 15 分钟即时达也是新冠疫情期间一项给人带来极大享受的便利服务,这一领域许多初创公司更是已经举手认输。去年三月,纽约和芝加哥即时达服务初创公司 Buyk 宣布破产。六月,Jokr 关停美国业务。十二月,陷入困境的外卖初创公司 Gorillas 卖身规模更大、更成功的竞争对手 Getir。

即时配送初创公司 Gopuff 不得已推迟 IPO 上市,并在八月寻求了 3 亿美元债务融资,以免受到可能旷日持久的经济衰退的影响。Gopuff 表示,公司目前有足够的现金储备,可以再支撑四年。了解其财务状况的知情人士表示,Gopuff 仍在亏钱。

至于配送餐厅热食的公司,DoorDash 表示,公司客户正在改变他们的消费行为,减少点餐量或选择更便宜的餐点,例如快餐。因此,DoorDash 及其竞争对手 Uber Eats 等公司收入增长放缓。

DoorDash 等配送热食的公司正受消费者行为改变的影响。

食品消费模式的转变反映了一个更普遍的趋势。当然,消费者仍然想要一些他们已经用惯了的“可有可无”的便利服务和奢侈享受。但现在他们发现,他们必须削减其中一些项目的支出,以便保持他们最重视的项目的开支。我的同事雷切尔·沃尔夫(Rachel Wolfe)把这种现象称为“脑裂预算”(split-brain budget)。(“脑裂”是一个技术名词,意指多个节点同时认为自已是唯一处于活动状态的服务器从而出现争用资源的情况——译注。)

受这一变化影响最大的公司之一是互动健身平台公司 Peloton Interactive。Peloton Interactive 的收入一直在下降,股价更是由 2021 年 1 月的历史高点下跌了 92%。十月,Peloton Interactive 首席执行官巴里·麦卡锡(Barry McCarthy)表示,如果削减成本的计划失败,Peloton 这家公司就无法继续存活下去了。

Peloton 的 CEO 表示,如果削减成本不成功,公司将无法为继。

反过来说,如果他能成功削减成本,Peloton 就能通过其月度服务计划实现盈利——与高端健身房的会员相比,Peloton 的月度服务计划相对较为实惠,至少对于那些已经购买了 Peloton 固定自行车的人来说是这样。Peloton 在其最新收益报告中提到,公司客户每月流失率为 1.1%。低下的现有客户流失率表明,即使现在人们可以重回健身房,那些此前选择在家锻炼的人也会继续在家锻炼。

还有一些公司,你可能认为随着人们重返办公室和正常生活,它们会走向复苏。然而,投资者信心减少、更看重盈利能力而非增长,也打击了这些公司。Stitch Fix 是一家提供服装的在线个人造型服务平台,其估值相较 2021 年初的巅峰时期下跌超过 95%。 Stitch Fix 首席执行官已经离职,最近公司还宣布将裁员 20%。 随着消费者重新调整支出优先级,Stitch Fix 预计活跃客户数量将连续第二个财年出现下滑。

流媒体行业的增长也在放缓。各大公司纷纷削减内容和营销预算,迅速从争取订阅用户转向成本控制。与此同时,消费者开始意识到他们可能订阅了太多。一旦看完想看的节目,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取消一些服务。

许多属于“可有可无”经济领域的公司长期来看可能具有增长的潜力,但许多公司可能等不到实现增长的那一天就会倒闭。

与此同时,哈佛商学院的艾森曼表示,估值下滑的公司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它们要承担更多风险,而这又会加速它们的覆灭。

二手车销售公司 Carvana 在疫情期间经历增长,如今却大不如前,公司股价自 2021 年的峰值下滑了 98% 之多。

他补充道:“初创公司估值下滑后,什么糟糕的事情都会发生。”例如,公司可能不得不接受不利条件以换取更多投资,这可能会损害员工所持有的股票期权价值,导致员工离开。

在线二手车销售初创公司 Carvana 具有零接触、无讨价还价、直接送货上门的特点,似乎非常契合新冠疫情时代。而现在,Carvana 陷入了困境。新冠疫情期间一直增长的销量如今逐步减少,公司股价更是由 2021 年的峰值下滑了 98%。Carvana 已经累积了超过 70 亿美元债务,2022 年解雇了超过五分之一员工,而且现在还在悄悄裁撤岗位。虽然人们似乎还愿意继续增加网上商品消费支出,甚至包括二手车网上消费支出,但目前还不清楚 Carvana 能否利用好这一趋势。

除此之外,还有厨房用具公司、小众时尚潮流公司等无数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小型初创公司已经倒闭。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公司的覆灭?供应链瓶颈累积带来的财务损失、在线广告市场变化对于接触潜在客户能力的破坏,以及消费者削减开支。

虽然“可有可无”经济的不景气会导致多种不同的结果,但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的影响深度和持续时间——大多数投资者和商业领袖预计,经济将会迎来衰退。

艾森曼表示:“现在很难说我们到底是在走向核冬天,还是说我们眼下的危机只要短短六个月时间就会自己迎刃而解。”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将决定他们是否能继续享受那些“可有可无”的便利服务和奢侈享受,而这将给提供此类商品和服务的公司带来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初创公司 可有可无 经济领域

新闻推荐